你为什么卸载小红书?

作为种草专用的APP,小红书可是让人又爱又恨——爱的人总能在上面找到知己同好,决定种草效率高,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恨的人觉得上面都是装逼的充斥各种假信息,你为什么卸载小红书?那么,你觉得呢?

最近在某乎上看到一个热门问题,“为什么你卸载了小红书?”,下方回答画风基本是这样的:

基本都是对夸大式的虚假种草以及过于完美生活分享的厌恶和反感。

不过我个人今年以来因为年初的偶尔使用,到现在几乎也成为了一个日活用户,平常也会搜一些旅游攻略或日常答疑,整体体感上还是不错的,虽然也会遇到上述的一些问题,但毫无疑问小红书仍是当下种草笔记类型下的第一选择。

一、小红书的独特定位

坐拥月活用户2亿以上,且用户群体主要以分布在一二线城市的年轻用户为主,小红书的商业价值上限很高。而作为种草笔记类目的王牌产品,小红书自身的产品模式至关重要。

内容产品的核心角色由创作者、读者、平台三者构成,小红书上的创作者主要以中低质量的图文形式进行创作,这种中低质量主要是指围绕日常生活且读者阅读起来不太需要思考的图文内容。

一方面中低质量的内容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成本,同时社区形态的互动也能促进创作者分享欲望。(包括平台本身也在做相关创作者激励工作)

而对于读者来说,在拔草/答疑场景,图文信息的密度远远高于视频等其它载体,且小红书双屏的设计,将信息密度做到了最大化。叠加垂直细分的场景搜索能力,打造了笔记产品的独特能力。

反观抖音,就没办法深入种草场景,这本身是产品形态导致的。同时小红书也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用户心智,找攻略/答疑,就是上小红书,抖音则更偏向娱乐性,如果是教学知识类,用户则更倾向于B站。

这种情况也就导致了小红书将近60%的流量来源于搜索,最厉害的点是就连某些不知名的线下活动,一些临时的现场变动通知,都能在小红书上实时搜索出来。

平台侧的能力,重点在于搜索的算法推荐,就像上面提到的,能够搜索一些实时笔记。同时,小红书技术团队还区分多模态语义,区分了普通人的日常、经验分享、干货类分享等不同语境,给予搜索用户最想要的检索结果。

产品定位决定了产品形式和设计。

二、小红书的槽点

说完优点,再来看看槽点,其实小红书的缺陷也非常明显。例如开头提到的,种草笔记与实际不符;个人生活分享内容过于完美不真实等等。这些缺陷只是表象,深层次的原因才是问题所在。

槽点1:默认人人都是老色批的内容推荐机制

我猜测小红书内部也一定下达过具有压力的业务目标,苦于指标的压力,业务团队开始将一些擦边内容推荐给大众,当人性本能给予这些内容不错的反馈时,开始导致创造者更加愿意创造这方面内容,而平台也在某种程度上默许了这一规则。

这种机制对内容生态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创作者从分享欲驱动开始逐步转变为流量驱动。分享几张擦边图就能涨粉接广,内容社区本身的氛围也会受到影响。

槽点2:种草笔记严重图文不符/目的地风险隐患

站在创作者角度,原始意愿是将生活高光瞬间分享出来,本身是不求物质回报的。当平台体量扩张后,逐步商业化的过程,普通创作者及达人分享意图开始受物质因素影响。

这是任何内容产品在商业化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种草还是软广,让读者难辨雌雄。而平台也在一直加强内容生态建设,处置违规账号、风险目的地提示、技术监管等等手段齐上阵。

不过要想真正杜绝此类现象,平台方还需加大整治力度和手段。

槽点3:正确的内容价值观引导

小红书的笔记分享内容本身就是人生的高光瞬间,而这种高光瞬间随着巨大流量的加持,开始出现了攀比的势头。

各种留学、生日宴会、奢侈品、精美日常之类的内容充斥整个平台,同时各种大厂裸辞、副业收入等流量话题频频出现。

也给读者带来了巨大的现实焦虑和严重的同质化流量话题内容,让大部分读者的体感很差。就好像是以前最爱装逼的同学,不停在朋友圈炫耀,你还屏蔽不了他。

在以上两者的冲突下,没有将小红书作为答疑/种草功能,只是将小红书作为内容平台的用户成为第一批弃用者。而平台本身的调性又很难向下兼容,吸引三四线城市以及中老年用户,但在种草笔记领域,小红书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大哥,而这也间接说明了小红书商业化进程进退两难局面的原因。

而我作为普通的日活用户,还将继续体验跟踪,是成为忠实的日活用户还是逐步离去不得而知。

所以,你还在用小红书吗?

本文由@都市摆渡人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悦萦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