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乱世谋臣,辅佐草根将领称帝,邢台市有两座关于他的古墓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了不少小王国,匈奴人石勒建立的后赵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聊聊后赵重要谋臣、河北人张宾以及和他有关的邢台南和区张相村的故事。

张宾成了石勒帐下的重要谋士

张宾生于官宦家庭,父亲张瑶曾是中山太守。张宾自幼博览群书,熟悉兵法谋略,少年时代,他就自比张良,希望遇到明主,施展才华。张宾最初在中丘(今内丘县)王帐下当都督,不过他不受重用,最后托词有病,回到家里闲居。

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聪建立赵国,当时政权内部并不稳定,军中将领野心勃勃,打算领一支人马自立。张宾慧眼识珠,觉得奴隶出身的石勒能成大事。他主动上门,求见石勒,希望在他麾下效力。

老话说,上赶着的不是买卖,石勒最初对这个主动效命的书生不太“感冒”。

公元310年,石勒领军占据江汉平原,打算以这儿为根据地徐图发展。张宾劝谏他北上,石勒不听。结果,石勒人马粮草不足,被敌军击败。石勒只好北返,大队人马渡过汉江,占河南新蔡、许昌。石勒意识到,张宾才智过人,自己要想在乱局中分一杯羹,就离不开张宾的帮助。

两年后,石勒集中兵力打算攻打建业(今南京),恰逢初春阴雨,北方军士水土不服,因病、饿去世者甚多。石勒心中惆怅,找来谋士商量。

张宾说,北方沃野千里,不如挥师北上,建业的敌人只想自保,不会出兵追击,我们丢下辎重轻装前进,保证没有后顾之忧。后来的事儿,果然印证了张宾的判断。石勒把北方作为发展重点后,他是乱世谋臣,辅佐草根将领称帝,邢台市有两座关于他的古墓他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到处“打游击”,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

此后,张宾成了石勒帐下第一谋士。

石勒攻灭王浚后成为北方霸主

石勒势力扩张后,面临着北方劲敌,他就是幽州(今保定、北京、天津一带)刺史王浚。

王浚决定先发制人,派鲜卑段氏军团围攻襄国(今邢台市区),石勒采纳张宾建议,挖掘20多条地道,趁着敌人攻城时把精兵调到城外打仗,两拨人马前后包夹,段氏大败。石勒不计前嫌,不光放了鲜卑将领,还摆了好酒好菜和他们结盟。有了这样的盟友,王浚的势力被严重削弱。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大胜后的石勒反而主动示弱,拿了一份厚礼,赔着笑脸给王浚写信,劝他称帝。这高帽戴得恰到好处,王浚不知所以,放松了对石勒的警惕。

公元314年3月,石勒带着大队人马来到易水河边,王浚毫无防备。石勒兵马士气正盛,可他不打算强攻。石勒献礼的牛马被赶到蓟城(今北京市西南部)中,大队的牲口挡住了王浚的士兵,石勒部队趁机进攻,斩杀万余人。王浚被俘后,稀里糊涂地掉了脑袋,石勒以较小代价战胜了劲敌。

自此,他成了北方霸主。这一系列的谋略背后,都离不开张宾。

张宾在42岁时英年早逝

公元319年,羽翼丰满的石勒接受了张宾、石虎的建议,在襄国祭天称帝,建立赵国。后世史学家按照建立时间的早晚,将刘聪建立的赵国称为前赵,石勒建立的赵国称为后赵。

张宾被封为大执法,掌管朝政,是朝中仅次于皇帝的二号人物。石勒又封他为右侯,和他议事时从不直呼其名,表示对张宾的尊重。鼎盛时期的后赵,疆域包括了今天的河北、山西、宁夏回族自治区大部,陕西、安徽、江苏省北部和山东省全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都城最初在襄国,后来迁到了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

没有张宾的辅佐,石勒不足以成大事,离开石勒的赏识、重用,张宾也不会得到这么高的爵位。这种君臣相知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但是,就在石勒打算大展宏图,进一步开疆拓土时,张宾病倒了。

公元322年,42岁的张宾因病去世。目睹“战友”离世,石勒痛哭流涕,他说:“是上天不让我大事成功吗?为什么右侯这么早就舍我而去呢?”石勒后来和辅佐他的徐光、程暇议事,意见不合时,他时常感叹:“右侯离我而去,让我和这些人共商大事,这不是太残酷了吗?”

邢台地区有两座张宾墓

张宾去世后,在冀南留下了一些关于他的文化遗存。他的墓址有两种说法。《晋书》中的《张宾传》有明文记录,张宾是中丘(今内丘县)人。今天的内丘县有他的墓葬。

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的《顺德府志》中曾记录说,内丘的铁顶墓高三丈,占地十多亩,四周用生铁浇注建成,墓主人就是张宾。内丘本地有很多关于铁顶墓的故事,据说石勒以铁建墓是为了防盗墓贼。

但是这种造墓的方式匪夷所思,古墓附近也没有出土过后赵时代的文物。后人推断,张宾曾在中丘王手下当官,做了一些改善民生的好事,百姓爱戴他,所以在他老家建了这样一座衣冠冢。

南和的张宾墓在河郭镇的张相村,村子原名白佛村(因西白佛寺得名),后为了纪念张宾而改称为“张相”。张宾在后赵时位如丞相,村子遂有“张相”之名。张相村中有一座张宾墓,古墓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原有高大封土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专家进行了首次文物普查,认定张相村的古墓,主人就是张宾。

令人意外的是,张相村因张宾得名,但是现在村中几乎没有张姓百姓。原来的张姓已经迁出,现在村中以侯、郑为大姓。

张相村中有纪念张宾的地标

张相村的包村干部马腾飞说,张宾墓原在村子东南,后来因为工程建设被深埋。2018年年底,本地村民在取土时,曾挖出了一座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刻制的八棱经幢庙碑,上有碑刻铭文476个字,清晰记录了张宾的祖籍地、功绩和后世评价。

这块碑是宋朝张宾庙的遗物也是张宾和张相村有密切联系的物证。但是年代久远,古庙荡然无存。后来,这块珍贵的石碑被保存到了张相村村史馆中。

为了纪念张宾,村中有一条东西走向的主干道叫“张宾街”,街道南侧的墙上还有反映张宾生平的墙画。村中笔直的大道直通高速公路,便利的交通给了张相村民开展特色农业的条件,不少村民靠着种植蔬菜致富。

除了张宾墓,往日的张相村还因特色草编工艺闻名乡里。近些年,邢台南和区重视文化保护,将张相村草编列入了本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农历二月二十四和六月初八,张相村都有庙会,十里八村的乡亲汇集于此,露天集市成了物资交易地。淳朴的民俗,浓郁的乡情,传递着人间烟火气,让人流连忘返。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郭会哲

本文原刊于《河北青年报》“发现河北”专栏,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引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